为深入贯彻执行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进一步落实《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估指南》精神,加强自我评估,聚焦班级观察,了解教师与幼儿互动情况,准确判断教师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所做的努力与支持,优化教师半日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,促进儿童发展,互学互研,提升保教质量,北京科技大学幼儿园宝盛里园开展半日活动检查交流及教研活动。
凝心聚力启动会
活动前召开班长会、大教研组会、教师启动会,明确活动目的,共同探讨活动方案及形式,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,通过集体诊断,反思自身教育行为,提出改进措施。
自主生活
自我管理、同伴互助,共促成长
为集体服务,值日生工作井然有序
《评估指南》强调:幼儿园应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生活常规,引导幼儿根据需要自主饮水、盥洗,入厕等,指导幼儿进行餐前准备、餐后清洁、图画书与玩具整理等自我服务。
自我服务、晨间劳动、集体劳动、小值日生工作的开展,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及劳动习惯,增强幼儿环保意识和集体责任感。
自主游戏
《评估指南》师幼互动部分指出:要重视幼儿通过绘画、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、阅读图画书、观察等活动进行表征表达。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,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,通过开放性提问、推测、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。
倾听是发现儿童、理解儿童、走进儿童的最美姿态,倾听不仅促发学习的深化,更会带来关系的改变,是在儿童视角上对儿童的理解,建立在“关系”之上的回应与支持。
室外自主游戏:冒险、挑战、合作
落实《指南》,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,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,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。
游戏中支持幼儿自主选择、自主决定游戏的玩法,提升幼儿发现问题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、认真专注、不怕困难、敢于探究和尝试、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。
自主阅读
自主阅读与师幼共读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,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,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。阅读是拓展幼儿学习经验、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。
幼儿园将幼儿自主阅读纳入幼儿一日生活作息,并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,让幼儿有充分的阅读时间,自主阅读、师幼共读,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快乐早操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:发育良好的身体、愉快的情绪、强健的体质、协调的动作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,也是学习与发展的基础。
快乐早操活动中,孩子们以最认真的态度、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,展示了孩子们健康活泼、积极向上的精神貌,有效调节了幼儿愉悦的情绪和状态,培养团队意识,发展了幼儿基本动作、增强幼儿体质。
反思对话
通过班长反馈、年级组反馈、集体教研反馈、班级一对一听会指导、个性化需求约谈等多平台对话交流,形成日反馈、周检查、月考核的半日常规评估模式,在反馈中反思、改进,在对话中成长提升。
反思实践
半日检查交流活动后,幼儿园教研组将园本教研与半日活动组织相结合,集中老师们困惑最多的自主游戏中的观察、识别与支持部分进行集中教研,教研形式从室内走向室外,从理论走向实践,开展计划、体验、研讨式教研。
各教研组长和教师分别扮演教师和幼儿的角色,体验自主游戏计划-自主探索-思维共创的游戏过程。
通过亲身体验教师更加明确了自主游戏计划与思维共创的重要性,对自主游戏开展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。教师更能体会到幼儿在游戏中的状态,接纳和支持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,允许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。同时意识到材料和空间对幼儿自主游戏开展的重要性,丰富多样化的材料、开放的空间,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自主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基础。
收获成长
此次半日检查活动,保教、保健联合进行,对照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的要求,优化、规范自主化的幼儿一日生活,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与时间,分享一日生活自主性培养的有益经验,并为教师搭建学习、共研的平台。教师们在观察实践、交流互动中发现问题,共享亮点,真正实现对话共赢、经验共享,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逐步提升。